【官网】BIM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BIM到底能做什么!
专家观点丨BIM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
一则讯息值得关注:《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日前在与深圳相关部门同行考察香港公屋建设时了解到,至2015年,香港房屋署将在所有公屋项目中采用BIM。
这意味着,未来的香港公屋可能是这样造出来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完成后,建筑师坐在电脑前输入各种参数,选择不同的标准化单元,系统软件自动生 形,并建立3D立体模型,一方面模拟场地各种声、光、热、风等环境,另一方面,全方位呈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管线,甚至每一颗螺丝钉,如有管线冲突 还能自动纠错,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施工建设等行为,还能预知施工、维护、物业管理等各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种理想化的设计状态离我们有多遥远?究竟什么是BIM?香港政府为何要在公屋项目中全面采用这项技术?
理想变革:全能的系统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建筑师、主管部门负责人,却鲜有人能清楚地说明BIM的具体含义,实践者则更少。
那么,到底BIM是什么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张弘10年前便开始了相关研究,他介绍道,BIM萌芽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虚拟建造概念,至2002年此概念正式提出,从理论到实践、从内涵到外延都得到成熟与丰富。
资料显示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简言之,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但是,有别于CAD等出图工具的是,“BIM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全行业的信息整合平台,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字模型来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包含 设计、建造、管理等各个环节”,张弘表示。
它的简单应用可能是事先输入不同形状、不同比例的门、窗等,形成一个个“族”,到设计时输入约定性参数后便可据“族”自动生成合乎要求的设计。据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新建筑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龙玉峰介绍。
“借由此系统,可以把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无论是在提高效率还是确保质量、减少风险、控制造价等方面,都作用明显。”龙玉峰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这项技术提供了一种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一场设计领域的变革,BIM已经在全球建筑界大显身手,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标准或制度,发展如火如荼。那么,在我国情况如何呢?
现实困境:过度服务?
“2010年可以说是BIM‘井喷’的一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曾在采访中认为,“从今年开始,BIM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速度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不可否认,近两年来业界对BIM的关注与讨论变得热烈,不过,作为一种新手段,很多建筑师仍知之甚少。
“目前还是多应用在一些大型公建、重点项目上,因为这些项目常常在形体、结构、材料等方面有所突破,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解决,如奥运会、世博会建筑等。”张弘表示,经常承接此类建筑的大型院所也大都开始了相关实践。
那么,在普通建筑甚至是住宅领域呢?“老实说,目前能够全过程、全项目运用BIM的凤毛麟角”,龙玉峰表示,现阶段的应用主要在于:形体复杂的 建筑,局部采用BIM进行辅助设计,使用简单、效果好;设计完成后作为验证工具,如建立模型检验管道、设备的整合,钢筋的搭接等;施工单位用来生成施工图 纸指导施工,尤其是特殊项目的困难部位。
全能的BIM为何无法普及应用呢?
张弘揭示了其面临的三重困境:首先,设计周期问题,要在电脑里将全生命周期进行集成,将后续施工、管理等环节的问题都提前暴露和解决,因而要考 虑和面临的因素远超传统设计过程,设计时间及工作量都将成倍增长;其次,行业内各专业匹配问题,如果采用,则相关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各专业,甚至开发商 都需要同时使用相关软件,而从目前管理体制、组织方式来看,壁垒重重,很难协调;最后,增加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投入,由谁来买单?
除此之外,龙玉峰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另外感受:技术方面,现有计算软件与BIM软件之间尚存在局部兼容问题,难以顺利对接;成本方面,以某常用 BIM软件为例,一个普通项目,各专业至少配备12人的团队,软件购买便近15万元,加之类似软件常常对电脑硬件要求极高,团队配置增加成本至少12万 元,此外储存空间、网络等都需进行调整,加上前期团队高额的培训投入,总体成本较大。
“因此,近年来,我们虽然不断在实验,但相关实践仍然较少”,龙玉峰表示,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要充分利用好BIM,需要全行业的组织调整,这 是个庞大的系统,如果开发企业没有需求,无人买单,对设计机构来说,BIM就变成了过度服务。”开发商不愿买单,设计机构风险太大,政府无力组织,那么, 现阶段探讨它的意义何在呢?
未来可能:产业化大有可为
“BIM十分适用于住宅产业化,理论上这应该是未来住宅产业化生产的标准配置。”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人居建设发展处副处长岑岩基于对这项技术与住宅产业化的研究,提出设想。
已有的实践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论断。龙玉峰近年来对其应用也正在于住宅的产业化实践,“尤其是在钢筋搭接、设备管线安排等方面,BIM十分有用,其对信息的体现程度、对过程的管理,是其他软件无法比拟的。”目前日本SI体系也多用BIM来进行验证。
“二者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统筹考量,加之产业化住宅设计难度不大、复制性强,使得BIM足以成为住宅产业化最合适的方式,住宅产业化也能将它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张弘也表示。这也为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向,岑岩认为。
尤其是在保障房的产业化生产中,BIM将大有可为。保障房量大面广,借由这项技术,可将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挖掘各种可能性,在成本控制方面也 能做到极致,尤其是能避免施工错漏碰缺、有效减少施工变更,并进行性能分析,提升保障房整体建设水平。由此推之,BIM还将在绿色建筑、数字化城市等方面 前景广阔。
不过,对BIM还是应抱有审慎的态度,鉴于前述特点,龙玉峰表示,无需蜂拥而上,也并非提倡所有项目普及应用,而是要用在能充分发挥优势的地方,否则将是“杀鸡用牛刀”。“香港之所以能提出2015年全部采用BIM,是因其标准化程度足够高,相关配套、管理足够到位。”
尽管如此,BIM趋势已然显现。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近日从战略高度启动了三维协同设计,并提出五年发展目标;网络上也展开了一场线上辩论,一时波澜四起。
“概念热起来了,相信再过两三年能看到更多的BIM项目”,张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