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计法则125法
高中刚毕业那会,我十分热衷心理学研究,大概是觉得一眼看透各种小婊砸特别酷(现在想想真是图样图森破)。学了设计以后,我欣喜地发现设计竟然也需要很多心理学的知识,但问了很多学设计的朋友却发现,至今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课程还没有十分普遍地被列入设计教育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大多在走入职场,并从事相关用户调研时被重新提起。所以当我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对如何创造形式,人类如何感知世界,以及创造的意义没有任何概念。幸运的是,读到了一些大师的作品,帮我弥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空白,也帮助我解答了许多专业方面的疑问和谜团,最重要的是,为我先前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过去我一直不太明白,是什么让有些人可以很好地处理社交关系,而有些人却不能;同时我也不知道,原来确实有些方法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的。我一度觉得,卓越的设计能力加上敏锐的审美素养就可以所向无敌。然而随着接触的优秀设计越来越多时我发现,虽然灵感和执行力占了很大的比重,但还是有很多更深层的象征和意义需要我们思考。我也逐渐认识到,设计并不是完全依靠拍脑瓜的灵光一闪,相反设计中有一些公式,或者说“设计原则”,是可以用来让设计师可以计算出作品和用户所能产生共鸣的能量,当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沟(hu)通(you)方法,让客户支持你的创意和决定。
我们都知道设计不是做表面功夫吸引眼球那么简单,真正优秀的设计,仅仅看脸远远不够。人类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有其行为动机,与个人潜意识的本能、感知和作用密不可分。我们越了解直觉的面貌,也就能越准确地get到用户的G点,所以今天我们来扒一扒设计中的人性方程式,看看到底是哪些力量在背后驱动人类的行为!
功能可见性
一些物品或环境从视觉上就会让人觉得它适合某种功能。
比如,从视觉经验上看,圆形轮胎比方形轮胎容易滚动,楼梯比栏杆容易攀爬等,并不是说方形轮胎不能滚动或者栏杆无法攀爬,而是说圆形轮胎和楼梯的某些特征,会让人本能地觉得它们更适合被用来做什么,会影响到人们对其所具备的功能和使用方式的认知。
如果产品的功能可见性和人们本能的预期相符合,那么这种设计会有很高的接纳率和使用率,同时也会被认为容易操作。例如门把手,很常见的一个东西,但如果不在门上写上“推”、“拉”,你自问能一下就知道该怎么开门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把手,功能可见性经常互相抵触,有次我去发廊做造型,门上有个把手我下意识地就去拉了一下,天可怜见,我也没事多大劲,但那门一声刺耳的嘎吱声,让全屋的人都对我行注目礼…后来我再也没去过那家沙龙。但我想如果他们把门把手换成平面金属板,这个矛盾就不会存在了。我会清楚地知道应该去“推”而非“拉”。
拟人形
现在我请你想象一款最受欢迎的瓶子造型,你脑子里瞬间想到的形状是什么?诚然,确实很难找到一个最受欢迎的瓶子,但确实存在某些“形状”让瓶子更被人青睐。
人类对应用拟人化的方式去创作某些形式和图案十分感兴趣,特别是模仿人脸和人体比例的形状和图案。这种仿效的倾向运用在设计上,是一种非常取巧且有效的手段,既可以引起消费者关注,建立积极正面的互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激发人们对产品的情感诉求,以达到共鸣。
1915年的可口可乐经典曲线瓶(contour bottle),因为瓶身设计运用了拟人形的法则,瓶身呈现了女性身体的比例,所以被冠以“梅蕙丝瓶”(Mae West)的称号。这在当时绝对是一项创举,颠覆了传统瓶子设计模式,打破了笔直且没特色的瓶身设计传统。新瓶子除了具有新颖的曲线设计外,同时还寄予了拟人化的情感投射,包括健康活力性感等女性特质,并以此来吸引女性购买。“梅蕙丝”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因为这款可乐瓶和那位女明星一样,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当然,并不是一提到“拟人形”就是模仿人脸或人体才能吸引大众。例如Whipsaw设计的模拟自然的奶瓶(Adiri Natural Nurser),这款奶瓶的形式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模仿了女性的乳房,情不自禁地激发了母乳喂养有关的各种联想。天然和关爱是这款奶瓶设定的情感氛围。看到这样柔软自然亲情宛如真是乳房替代品的奶瓶,哪对父母还会选择无机造型的传统奶瓶呢?你看,而这功能上并无多少差别,但大多数人会因为它的外形而认定它的功能更好。
还有美瑟德洗涤瓶(Method Dish Soap),昵称大概是“碗盘男管家”,它的瓶子经过比例结构重新设计后,从一款灶台下的土鳖容器摇身一变成了厨房中高大上的艺术品。圆形大头设计契合了娃娃脸偏见的法则,这除了强化出瓶子的美学诉求外,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诚实、安全、纯净等品质。设计师将标签安放在瓶身靠上即瓶子胸部的位置,加上顶端的圆形商标,营造了一种超人服装的即视感,一出即火。
左边为““碗盘欧巴” 右图为““碗盘蜀黍”
拟人形是一种吸引注意力和建立情感链接的设计手法,我们用的时候尽量采用抽象的拟人形式,因为写实手法通常会降低美学的感染力,弱化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联络性。比如这样:
利用柔美的女性身体比例,可以诱发宅男对性感活力的联想;利用胖胖圆圆的拟人形状可以营造出婴儿的联想(娃娃脸偏见);利用有棱有角的几何形状,则会让人联想到男子气概和积极进取等特质。
娃娃脸偏见
一种看到有娃娃脸特征的人或物,会感觉比成熟的脸庞更为天真无邪、诚实无助的倾向。
这一点经常用在广告营销或者影视作品中,如果要传达专业性和权威感,就要使用有成熟脸庞的人;如果要表达的信息具有谦逊纯净等精神,那么最好使用有娃娃脸的人。
面积对齐
根据元素的面积而非元素的边界作为对齐基准。
随着专业软件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在设计案例中元素可以非常精准地被对齐。基本是个设计师都知道视觉作品中的“对齐”原则。然而,电脑设计软件,如我大PS大AI等,他们对齐方式都是以设计元素的边界为基准——包括居中对齐在内,因为ctrl+T后看到的中心是根据边界计算出来的。当个设计元素大致相同且对称的时候,这种做法很有效,但是当设计元素的形状不一又不对称时,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设计元素的视觉比重或面积作为对齐的标准。在平面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应该采用面积对齐的时候却错误地采用了便捷对齐。
如果想做出满意的面积对齐,需要我们把元素顺着中轴线摆放,调整元素位置,使得中轴线左右面积总和平衡。
这一方法对于文字也是适用的。若居中对齐时文字末尾有标点时,要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稍微左右偏移;当文字前有引号时,应该以文字边线而非引号作为对其的基准;出现“1、2、3、4、”等条列项目和打星打点之类的条列符号时,也应对齐条列内容文字而非数字或符号——除非故意要把列出的项目置于次要位置。
无障碍使用
根据无障碍使用法则所述,好的设计产品应该不需要特别调整和修改,就能很好地服务于各种需要的人。我们不要把“无障碍”片面地理解成针对残疾人,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无障碍产品是针对于所有大众的,而不仅仅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好的无障碍设计具有四大要素:易读性、易操作性、简易性以及包容性。
所谓易读性,就是指不论使用者在感官能力上有何差异,都能保证让每一位使用者可以理解。提升易读性的基本方法有:
(1)多种不同的标注形式来呈现信息(文字、图像、触觉)
(2)辅助性的感官科技给产品提供了使用多样性(网页图片加注ALT标签,即网站上图片的文字提示)
(3)以合理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操控装置和操控信息,让使用者不论在站或坐的情况下都可以轻易地去理解和操作
所谓易操作性,就是指不论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如何,都可以使用的设计。提高易操作性的方法如下:
(1)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者的重复操作和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2)运用完善和简单的功能及指导准则,是操控装置变得简单易用
(3)利用辅助人体活动的高科技,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温馨的操作环境(例如残障人士专用道路)
(4)以合理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操控装置和操作信息,让使用者不论在站或坐时,都可以轻易去操作。
所谓简易性,就是不论使用者在经验背景、文化程度和注意力上有何差异,保证每个使用者都易于操控的设计。提高简易性的方法有:
(1)减去不必要的复杂装饰
(2)采用清楚明了、持续统一的提示符号和操作信息来说明和标注相关信息和操控装置,减去无关的信息干扰。
(3) 遵循循序渐进地展开方式来说明和标注相关信息和操控装置
(4) 对于所有操作,都应提供清楚的提示和反馈,确保信息简单易懂,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使用者。
所谓包容性,就是指使操作错误极其导致的后果最小化的设计。提高包容性的方法有:
(1)利用健全的功能可见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只标注正确使用方法)来预防错误
(2)利用确认和警告来预防错误误
(3)加入设计自正性的操作功能和安全网,减轻或避免因错误造成的后果。
原文地址: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Mzg5MT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