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德国有哪些低能耗建筑概念值得我们学习
在过去20年里,德国新建建筑单位居住面积的采暖能耗降低了40%左右,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和2050年,采暖能耗应分别再次降低20%和80%。
建筑能耗占德国能耗总量的40%左右,德国从1977年颁布第一部保温法规到2012年进一步修改建筑节能条例(EnEV),共经历了六个节能阶段,建筑采暖能耗已由最初的220kWh/(m2a)下降到2014年30kWh/(m2a)的水平。
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率先宣布放弃使用核能(占其能源总供应量的40%),并于2011年提出了新的房屋节能目标:自2019年1月1日起,将政府办公建筑建成近零能耗房屋;自2021年1月1日起,将所有新建房屋建成近零能耗房屋;到2050年,所有房屋节约80%的一次能源。发展被动式房屋是德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可为德国节省近40%的社会终端能耗。
在被动式房屋的基础上,德国还将进一步研究产能房屋(energy plus)。德国的低能耗建筑包括几类:RAL认证体系下的低能耗建筑、被动房、3升房、高能效建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70和节能房屋55。
(1)RAL认证体系下的低能耗建筑
德国的低能耗建筑是根据RAL-GZ965标准认证的,其规定低能耗建筑的传热损失要比现行的EnEV2009低30%,同时对其它的指标例如保温、气密性和通风系统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该认证体系对低能耗建筑的认证也分为两类,一是规划设计认证,二是运营阶段的认证。RAL的工作范围包括对建筑构建和系统建筑材料、窗和开窗的墙、幕墙、(结构)玻璃、室内门、外开门、大门、百叶窗等的检测;对管理体系的认证,按照DIN EN ISO9000ff和DIN EN ISO14000ff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等。
(2)被动房
它是在德国wolfgang Feist博士的研究下由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提出的超低能耗建筑形式。对“被动房”的定义是必须满足相应的能效指标。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是对被动房及其构件进行认证的权威机构之一。德国被动房与按EnEV设计的节能建筑不一样,前者由PHPP进行模拟的计算和认证。PHPP是个工具包,包括对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U值计算、能源平衡计算、设计舒适的通风系统、计算供热负荷等。该软件包括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气象数据,从而使它更具有国际化的兼容性。EnEV被动房研究所除了对被动房进行认证外,也对建筑服务系统,如热交换器、热泵进行设备认证。被动房的造价比按照德国EnEV2009建造的常规节能建筑,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约高150欧元(Wuppertal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所),其中窗户和通风系统增量成本占比较大,其次是保温隔热系统。
(3) 3升房
“3升房”的概念是由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引入的建筑概念,对应的是一次能源需求,指单位建筑面积年采暖需求≤35kWh/m2a,即相当于3升耗油量。该类建筑没有相应的认证体系,只是由弗朗霍夫研究所定义的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它给出了一次能源需求的限值,但没有技术系统方面的特殊要求,技术路线要仍是参照德国EnEV的要求。
(4)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可为新建或购买的或改造的低能耗建筑提供低息贷款,这些低能耗建筑的能效指标由德国能源署确定,能效指标的参考数值依据EnEV规定的一次能源需求Qp和传输热损失H而定。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资助标准有两种,即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房屋70和85,以前被称为kfw-40,kfw-60。Kfw85和Kfw70指在EnEV2009的基础上能效分别提高15%和30%。达到这类标准的每套住宅最多可申请贷款5万欧元。评判建筑是否属于节能房屋70,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建筑一次能耗不允许超过2009年版《节能条例》中规定的参考建筑计算值70%,二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不能超过2009年版《节能条例》中规定的参考计算值的85%。针对新建建筑的资助标准有两种,分别为kfw-55,kfw-40, 即在EnEV2009的基础上能效分别提高40%和60%,接近被动房的能效水平。